开云官方网址电脑版登录网页版: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宇同】近来,英国首相约翰逊拜访印度时,特地观赏圣雄甘地新居并用甘地从前使用过的传统纺车纺线。这架纺车早已成为印度交际的“明星”,许多国家领导人到访印度的新闻报道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其缩小版的复制品还常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贵宾。纺车,从前作为国家独立的标志成为印度国旗的备选图画,更是印度人心中传承前史与文明的前言。即便在今日,印度的不少当地仍然能见到纺车的身影。
甘地新居的这架纺车是典型的印度传统卧式手摇纺车,印地语称为“查卡”,包含锭子、绳轮和手柄等部件。纺线人面临纺车坐下后,经过手摇滚动右侧的手柄,带动绳轮滚动,绳轮带动锭子以比较来说较高的速度旋转,从而将棉花纺成线。纺车的工字型底座及其他首要部件都是木制的,印度用来制造传统纺车的木材大大都来源于巴布尔橡胶树和印度楝树等。相传印度前史上还有用檀香木制造的纺车,那曾是每个印度女人朝思暮想之物。在纺织工业化之前,纺线是大都印度妇女都要从事的家务劳动。即便一些有钱人家庭的女子也会纺线,因为人们习气以此来判别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而判别的一个重要规范便是姑娘纺出棉线的粗细,纺线越细,姑娘往往能嫁得越好。那时分,还有走运的姑娘会从娘家取得一架檀香木纺车作为陪嫁品。当然,这一现象从印度严厉维护檀香树后现已消失。
现在,在印度的乡村以及单个传统城市家庭,仍然能听到纺车作业的声响。聪明的劳动人民也对传统纺车做出量体裁衣的改造,比方有人把废旧自行车轮去掉内外胎后作为纺车的绳轮,滚动起来比木头制造的还愈加顺利。也有将小型的纺车作为旅行工艺品出售的,商家将纺车绘上印度特征的装修图画,有的还镶嵌上骨雕、玻璃乃至各色宝石,其价格天然不菲。
在首都新德里市中心的康诺特广场,2017年建起了一座纺车博物馆,馆内展出了从古至今各具特征的纺车,特别是叙述了纺车在印度怎么从一件一般的劳动工具变为国家独立标志的故事。特别有目共睹的是,博物馆门前的一座巨型纺车模型。其长8米,宽4米,高1.2米,分量到达5吨,或许只要印度传说中力大无穷的猴神哈奴曼才干滚动它吧。
后来,喜爱纺车的印度人又借道贺甘地诞辰150周年之际,在新德里的卫星城诺伊达竖起了另一个尺度更大的纺车,其高度到达2.5米,声称印度最大的纺车。不过该纺车是用1250公斤废旧塑料制造的,表现了甘地自给自足精力与现代环保理念的结合。据报道,印度的能工巧匠还造出了最小的纺车,其长度只要1.7厘米。
坐落古吉拉特邦的甘地新居,其实是甘地根据抱负中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形式树立的一个“乌托邦”式农庄。而纺车正是这种形式中最要害的一环,它可认为农民和手工业者带来作业时机,带动整个产业链开展。因为甘地的推重,纺车渐渐的变成为印度独立的一种标志,特别是在甘地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屡次入狱和绝食后。即便入狱时,甘地还带着一架小型纺车,在狱中坚持纺线。甘地曾说过,纺线的进程有助于会集注意力,能够较快地进入一种相似“禅定”的状况。据报道,2013年,甘地从前在狱中用过的一部小型纺车在英国进行拍卖,被一奥秘买主以11万英镑(其时约合100多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买下。二战期间,甘地就曾将纺车作为礼品送给来访的贵宾,并称纺车“给咱们我们带来自在”,是“印度赢得独立的兵器”。
据记载,早在1921年,印度国大党就曾为独立后的印度规划过国旗,其时的姿态与现在的印度国旗相似,也是橙白绿3道横条,只不过中心的图画是一辆纺车,听说这一规划就源自甘地的思维。当印度1947年真实迎来独立的时分,人们考虑到纺车的形状过于杂乱,不易制作,遂改用其他图画替代。
纺车在印度有着悠长的前史,也承载着自古以来的文明。听说,古时分依托纺织为生的人们视纺线为崇高的活动,他们在纺线前先把从寺庙求来的圣线缠在纺车上,还要烧香才开始使用纺车。妇女们还会在纺线的时分唱起表扬神灵的赞美诗。而乡村妇女们集合在一起纺线的当地,往往成为当地的信息集散中心,她们喜爱在这里共享日子中的烦恼和隐秘。从古至今,纺车旁的吟唱诞生出许多诗和民歌,成为印度民间传统文明的一部分。比方一首旁遮普民歌就唱道:“纺车的每一次滚动,都让我想起你。”
纺车仍是印度“占卜”的前言,相传人在做梦的时分梦到纺车能够预示未来的运程。比方梦到纺车周边长满了草,是不祥的征兆;梦到给纺车的轴上油,也不吉祥;而梦到用黄金和宝石装修的纺车,代表富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