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com官网:解析红杉资本眼中的AI革命:技术从业者的机遇与应对

来源:kaiyun.com官网    发布时间:2025-09-06 02:46:34

云开体育官网入口登录网页版:

  最近红杉资本合伙人Konstantine Buhler发表了一场题为《AI革命:一场价值10万亿美元的浪潮,比工业革命更宏大》的演讲,他把AI比作一场价值10万亿美元的浪潮,甚至比工业革命更宏大。

  每当这种论调出现,市场总会分为两派:一派热血沸腾,觉得奇点已至;另一派则认为不过是资本的新故事。那这么次咱们就来深入聊聊红杉到底看到了什么。

  “十万亿美元”这一个数字听起来很吓人,但它不是凭空想象的。红杉认为这笔巨大的价值主要蕴藏在美国价值10万亿美元的服务业市场中,换句话说,AI的商业机会在于改造和提升现有产业的效率与模式。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场变革的量级,Buhler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类比:工业革命。他认为我们正处在一场“认知革命”之中。如果说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类的体力,那么认知革命解放的就是人类的脑力。在这个类比中,1999年诞生的第一块GPU就像是1712年的第一台蒸汽机,是革命的引擎。而到了2016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AI工厂”出现,它把算力、数据、算法等要素整合起来,开始不断地生产“智能”。

  而这个比喻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它揭示了技术成熟的路径。蒸汽机本身不直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真正改变世界的是将蒸汽机应用到纺织、铁路、轮船等所有的领域的工厂和机器。同样的,GPU和大模型本身也只是“引擎”,真正的价值爆发往往就在于将这种“认知能力”应用到各行各业的“认知工厂”和“认知流水线、速度与专业化

  这场认知革命最令人瞩目的一点是它的速度,从蒸汽机诞生到第一个工厂系统出现,工业革命花了67年;而从GPU诞生到AI工厂的出现,只用了17年。Buhler在演讲中强调,从工厂系统到现代流水线,工业革命又用了一百多年,而AI的“认知流水线”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会成型。

  而这个速度背后的一个核心驱动力,被红杉称为“专业化 imperative”(The specialization imperative),也就是专业化的迫切需求。任何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必须将通用的能力和高度专业化的组件结合起来才能成熟。就像在工业革命中,通用的蒸汽动力被专业化为火车头、纺织机一样,通用的AI大模型能力也必须被专业化为服务于像金融风控、法律咨询、药物研发等这样特定场景的工具和应用,这也正是那十万亿美元价值所在。

  当然,谈到AI,就绕不开那些科技巨头。它们投入巨资构建基础设施,就像是在为这场认知革命修建铁路和发电厂。根据红杉在2024年底的分析,大模型竞赛已确定进入了“决赛圈”,并形成了独特的竞争格局。

  红杉资本在《AI in 2025》报告中指出,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五个“决赛选手”,并且各自进化出了不同的“超能力”。其中,Open AI的优点是强大的品牌和先发优势,Chat GPT几乎是AI的代名词;谷歌的王牌是“垂直整合”,从芯片(TPU)到数据中心再到模型,无所不包;Anthropic则凭借其创始人背景和对安全的重视,吸引了大量顶尖AI人才;马斯克的x AI在数据中心建设上展现了惊人的速度;而Meta则独树一帜,全力押注开源,其Llama系列模型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

  巨头们在基础设施上的军备竞赛,虽然让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望而生畏,但同时也为它们创造了机会。正如Buhler所说,问题不在于这场变革是否会发生,而在于“谁会成为AI时代的洛克菲勒和卡内基?”红杉的答案是:今天正在创建的,以及那些尚未成立的创业公司。

  当基础设施慢慢的变完善和普惠,创新的重心自然会转移到应用层。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不要自己造“蒸汽机”,而可以租用巨头们的“动力”,专注于打造面向特定行业的“专业机器”。这不仅是成本上的考量,更是市场需求的必然,就像一个通用的聊天机器人无法替代一个精通医疗影像分析的AI助手,也无法胜任一个能处理复杂供应链协同的自动化系统。

  既然“专业化”是关键,那么AI应用具体如何落地?它不是简单地给每个行业套上一个大模型的壳子,而是要深入行业的业务流程,解决那些最棘手、最耗费人力的痛点。

  据红杉预测,AI搜索将是2025年 proliferating(激增)的杀手级应用之一。这不仅仅是指Perplexity这类新兴搜索引擎对传统搜索的挑战,其更深层的含义在与搜索这个行为本身正在被重新定义。传统搜索是基于关键词索引的“导航技术”,帮你找到信息在哪;而AI搜索是基于大模型理解能力的“信息技术”,它能直接给你答案。

  更重要的是,这一个市场可能会被“碎片化”。我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未来每个知识工作者都会有至少两个AI搜索引擎:一个通用的,一个工作专用的。律师会用Harvey这样的平台来检索判例,医生会用OpenEvidence来查询医学文献。这种专业化的搜索工具也因为融合了行业特有的数据、工作流和交互方式,其价值远非通用搜索引擎可比。

  AI的价值实现终究是要看它能否为公司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ROI(投资回报)。麦肯锡的报告数据显示,已经部署AI的企业确实看到了成本下降和收入增加。这种价值往往来自于对具体业务流程的改造。

  以零售业为例,库存管理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沃尔玛就曾因积压和缺货而头疼。而现在一些公司开始尝试部署AI驱动的机器人或系统来监控货架,自动触发补货决策。更进一步,AI能够最终靠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天气、节假日甚至社会化媒体热点来预测未来的需求,从而优化整个供应链。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查询,而是深入到业务决策和执行层面。

  在金融、制造等更复杂的领域,这种“深入肌理”的需求则更加迫切。比如,一个复杂的业务流程可能涉及多个不同的软件系统(如ERP、CRM、SCM),需要人工在不同系统间切换、拷贝数据及核对信息。这种场景光靠一个聊天窗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时候,一种更强大的AI形态——AI Agent(智能体)就派上了用场。像国内的实在智能就在探索如何用其产品“实在Agent”来模拟人类员工,执行跨系统的复杂任务。它可以被授权访问企业的内部数据库,自动完成一份销售报告的制作,或者在收到客户投诉邮件后,自动查询订单状态、联系物流、并回复客户。这种将AI能力封装成“虚拟员工”的思路,正是“专业化”和“自动化”的深层次地融合,是把AI从“玩具”变成“工具”的关键一步。

  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软件开发的范式正在改变。随着AI代码助手(如GitHub Copilot)的普及,单纯的“编码”工作在价值链中的比重可能会下降。未来的软件工程师可能更像一个“编排者”或“指挥家”,他们的核心工作不再是逐行编写所有代码,而是定义问题、设计系统架构、选择正真适合的AI模型或工具、然后将AI生成的部分与传统代码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最终对总系统的质量、安全和伦理负责。

  Buhler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我们应该从“确定性思维”(deterministic mindset)转向“随机性思维”(stochastic mindset)。传统软件是确定性的,输入A,永远输出B。而AI系统,尤其是大模型,本质上是概率性的,它的输出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上一篇:股市必读:泰坦股份(003036)9月1日披露最新机构调查与研究信息